已加到購物車的貨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龍城——香港人對九龍城的第一感覺,可能是九龍城寨、啟德、宋皇臺公園。九龍城寨有「三不管地帶」的稱號來形容當地複雜的管轄問題,社區的貧窮成為黃、賭、毒等非法行為的溫床。色情場所、賭檔、鴉片煙館、海洛英館、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,整個城填予人感覺混亂、黑暗、無法無天。
偏偏,在這族群混雜的貧民區中,東頭邨的一條大長斜坡上,坐落一個全香港佔地面積最大的小學校園——福德學校,六十年來以宗教信仰秉承向善心。創校時正值二次大戰落幕不久,社區貧苦,民眾難以維持生計。當時就建麵粉廠,發放糧食,扶貧助幼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。神父、修女、校長、教師均循循善誘,以德服人,學生得以卓越成績投入社會回饋大眾。
福德學校伴隨九龍城區從以前的人蛇混雜,到今天的繁穩;經歷昔日的超額學生要移至天台分校,以至年前因收生不足差點面臨殺校危機。說到九龍城區的起盛衰榮的歷史見證,除了九龍城寨及舊機場,在獅子山下的九龍東,又豈能遺忘了這所連香港電台電視節目《小時候》(1977)都曾於此取景的學校呢!
本書由福德學校的舊生親筆撰寫,現任及退休教師、校長、神父傾力支持,每人對福德的情宜一點一滴堆積起來,編織起這60年來的豐富歷史見證。
- 目錄  
- 黃若嫻修女 序 2
 - 盧鋼鍇先生 序 3
 - 任澤民神父 序 6
 - 張偉國博士 序 8
 - 福德的東頭使命 17
 - 福德 22
 - 我們的涂神父 29
 - 福德崗上,播種種籽 39
 - 修會救濟工作 40
 - 戰後獻身教育 44
 - 超齡學生 50
 - 城寨曙光 56
 - 承擔教育使命,培育社會棟樑 62
 - 城寨好青年 64
 - 頑童被馴記 68
 - 開荒者 72
 - 福德對我關懷備至 76
 - 我來自天台 80
 - 崗下太子爺 84
 - 神父搖籃 88
 - 獅子山下,我們的小時候 92
 - 濟貧醫生 94
 - 福德的一家四孩 102
 - 四位師長,一粒種籽 106
 - 棒下師生情 112
 - 吃苦港孩逼「熱狗」入名校 116
 - 小時候 120
 - 不變的福德情 126
 - 情不變 128
 - 我的學能測驗 132
 - 我最留戀的…… 136
 - 我鍾意讀書 140
 - 福德是我家 144
 - 見證福德四分一世紀 148
 - 浴火重生,繼往開來 152
 - 逃學校長 154
 - 舞出彩虹 164
 - 守護福德 172
 - 原諒孩子 180
 - 附錄 191
 
 
「福澤龍城」分享會
- 嘉賓:
 - 張偉國博士
 - 時間:
 - 2013年7月17日(三) 12:00 - 13:00
 - 地點:
 - 紅出版攤位1B-E16
 

簡體中文 (即將支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