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理學醫生手記

新書
許嫣
  • 紙書
  • 電子書
出版社 紅出版 (青森文化)
標籤 #病理學 #醫生手記 #醫學生必讀 #醫學冷知識 #醫生媽媽日常 #醫療人生故事 #醫生下班後 #醫學迷思破解 #醫療職場真相 #媽媽醫生視角
語言 繁體中文
出版日期 2025-11-01
頁數 240
國際書號 9789888917662
內文色彩 黑白
尺寸 15cm x 21cm
訂裝 平裝/膠裝
紙書售價 HK$108.00
有存貨
購買電子書
載入中...
自取八折優惠
購買任何紙書選「自取」,即親臨本社辦公室付款,即可免運費並享有八折優惠
寄本地免運費優惠
購買任何紙書,只要買滿HKD250,寄本地即可享免運費優惠
運費計算
運費可於購物車查看(先將要買的書加到購物車並選擇「郵寄」和「目的地」)

本書分開醫生日常工作、醫學生、醫學冷知識、醫生媽媽、醫生下班後五個部分,以100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分享病理學醫生的世界,記錄一個醫生的成長史,兼具資訊性和啟發性,適合醫學生和所有對醫療行業感興趣的讀者閲讀。

《病理學醫生手記》帶讀者深入病理學醫生的世界。作者從醫學生、實習醫生開始奮鬥,到現在成為在顯微鏡下與細胞打交道的病理學醫生,由實習病房走到醫院化驗室,本書詳實地分享一位醫生的成長史。

  • 病理學醫生的日常
    • 病理學醫生是做甚麼的?
    • 醫生的工作範圍除了診症以外還有這些職責!
  • 由醫學生,到實習醫生
    • 醫生是如何煉成的?
    • 準備讀醫的學生不得不了解的事情!
  • 醫學趣聞:奇怪的知識增加了
    • 生活周遭的醫學迷思孰真孰假?
    • 破解讓人大開眼界的醫學小知識!
  • 是醫生,也是媽媽
    • 醫生建議媽媽如何照顧自己和孩子的健康?
    • 從患者和女兒身上學到的寶貴課題!
  • 病理學醫生的休閒時光
    • 醫生下班後看哪些醫療劇?
    • 從醫生的角度看熱門時事!

本書特色

  • 100篇文章,涵蓋病理學醫生的各方面生活。
  • 5大章節,以精心的編排將多年醫療生涯經歷濃縮成精華。
  • 兼具資訊性和啟發性,適合醫學生和所有對醫療行業感興趣的讀者閲讀。

許嫣

香港病理學專科醫生:專門接收手術切除的內臟來研究,也會解剖遺體以確定死因。工作上常接觸重病絕症,故此更珍惜生命中的善與美。

書籍及專欄作家:專欄包括《明報》「伊人醫事」、《經濟日報》「醫生媽咪」、《灼見名家》「杏林舊事」、Mameshare「醫生Mame教養術」等。出版著作有:《徘徊生死血肉文字間》、《人間春暖細味杏林情》、《醫生新手媽》、《醫生新手媽II:我家有個小學雞》、《醫生媽媽的時間管理術》、《醫生媽媽的親子教養術——12個教養策略 x 28個小學生溫習秘笈》 以及《醫生媽媽的升學心法——帶孩子直通理想小學》

兩個女兒的媽媽:每天以血汗淚水換取孩子的微笑和擁抱,非常化算。

個人網站:https://www.melodyhui.com
Facebook:許嫣醫生
Instagram:@huimelody
Threads:@huimelody

  • 目錄
    • 序一 梁憲孫教授
    • 序二 鄧達智先生
    • 自序
    • 病理學醫生的日常
      • 1. 病理學是甚麼?
      • 2. 醫生的旺季
      • 3. 醫院的氣味
      • 4. 鬼畫符
      • 5. 病人的牢騷
      • 6. 不肯吃藥的病人
      • 7. 尿液的攻擊
      • 8. 福爾馬林
      • 9. 病人的標籤貼紙
      • 10. 看顯微鏡所學到的事
      • 11. 沒有癌症的病理報告
      • 12. 醫生開會
      • 13. 醫生演講
      • 14. 醫生的餐桌禮儀
      • 15. 兩位女病人
      • 16. 突如其來的腸癌
      • 17. 視網膜脫落
      • 18. 隔行如隔山
      • 19. 法醫的艷遇
      • 20. 妙手回春
    • 由醫學生,到實習醫生
      • 21. 為甚麼要讀化學?
      • 22. 醫學生的衣着指南
      • 23. 醫學生的記憶方法
      • 24. 讀醫要用拉丁文?
      • 25. 另類技能
      • 26. 法醫教授
      • 27. 人格障礙
      • 28. 我們都是這樣嚇大的
      • 29. 抽血機器
      • 30. 沙士回憶
      • 31. 保護衣
      • 32. 第一次接生
      • 33. 血淋淋的剖腹產子
      • 34. 寂寞的病人
      • 35. 一件小事
      • 36. 口耳相傳
      • 37. 做醫生需要犧牲的東西
      • 38. 放棄讀醫的人生勝利組
      • 39. 不怕死,只怕病?
      • 40. 現代醫學生
    • 醫學趣聞:奇怪的知識增加了
      • 41. 我的昏厥經驗
      • 42. 食朱古力生朱古力瘤?
      • 43. 該吃止痛藥嗎?
      • 44. 千萬不要脫腋毛?
      • 45. 為甚麼有兩個肺?
      • 46. 手術室的顏色
      • 47. 音樂與回憶
      • 48. 左耳和右耳
      • 49. 藥材和毒藥
      • 50. 斷腸草
      • 51. 四餸一湯
      • 52. 副作用
      • 53. 健康餐
      • 54. 有益食物
      • 55. 吞金能自殺?
      • 56. 咬舌可自盡?
      • 57. 心臟除顫器的謬誤
      • 58. 神奇的醫學儀器
      • 59. 癌症不是絕症
      • 60. 看醫生的技巧
    • 是醫生,也是媽媽
      • 61. 懷孕少女
      • 62. 妊娠嘔吐
      • 63. 生孩子如走鬼門關
      • 64. 餵哺母乳
      • 65. 女兒像爸爸?
      • 66. 孩子的高度
      • 67. 肥肥白白
      • 68. 偶然感冒不是壞事
      • 69. 閃亮的眼睛
      • 70. 關於亞氏保加症
      • 71. 十歲女孩的腫瘤
      • 72. 年紀大怕坐過山車
      • 73. 醫生受傷了
      • 74. 醫生又受傷了
      • 75. 掌握妳的生理週期
      • 76. 男人做家務會長壽?
      • 77. 血型的疑惑
      • 78. 不做小兒科
      • 79. 沒有分別
      • 80. 向病人說聲謝謝
    • 病理學醫生的休閒時光
      • 81. 《On Call 36小時》
      • 82. 《On Call 36小時II》
      • 83. 《最強名醫》
      • 84. 《暴走法醫》
      • 85. 《欲骨查》
      • 86. 《唐代女仵作》
      • 87. 《工作細胞》
      • 88. 包青天的心肺復甦法
      • 89. 歲月神偷
      • 90. 愛上綁匪
      • 91. 男人的浪漫
      • 92. 為甚麼不讓傷者睡!
      • 93. 王妃失蹤之謎
      • 94. 天才的志願
      • 95. 秦始皇的心理素質
      • 96. 為何愛吃鹹?
      • 97. 睡前應該做甚麼?
      • 98. 飛機上的醫生
      • 99. 疫情中的職業病發作
      • 100. 新冠回顧
返回最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