抒情、說理與哲學思辯的巧妙結合
對真理的追求,既是文學,也是哲學,更是人生
「真理猶如一顆多個切面的巨鑽,無論你是誰,無論你身處於何時何地,你往哪個切面窺看,那切面所能反映出的真實,永遠是個定數。」
真理並不止一種表現方法,亦不止一種思考方向。然而無論如何摸索,最終都會尋到一樣的答案──因為那就是終極,那就是絕對的真理,決不會因為人心而扭曲變形。
本書作者薛穎言,因工作關係四處遊歷,見識過各種階層的人士、交流過各種的生活故事;再加上接觸中國哲學,經驗與知識的融合出自成一套的人生體會。
作者把這些體會,這些對人生和對真理的哲學思辯、對人生獨到的見解,寫成了《心哲精文》中數十篇的抒情說理文,就像從鑽石的不同切面窺看真理,角度雖不同,殊途終同歸。這些文章旨在啟發讀者心思,拋磚引玉地引導讀者反思真理,作為更高思考層次的啟蒙。
作者運用簡潔的文字,將文學和哲思融為一體,既能深入淺出,又能發人省思,冀獲一眾既愛文學,又愛深沉哲思之讀者,細嚼共鳴。
薛穎言
原名許民治,出生於一九七一年的香港,曾就讀於信義中學和香港理工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。
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,約二十年時間,曾擔任過中學英語老師,及後長時間從事服裝及配飾的採購工作。
自二零一六年起,放棄受僱工作,並決定以全職散文作者為終身事業。起初創作在各大社交媒體發佈,一直到二零一九年首次出版《心哲精文》一書,將本身對人生的體驗以實體書與廣大讀者分享。
相隔兩年,累積了更大的讀者群,再接再厲推出篇數更多的全新散文集《抒抑》,以精煉的文字和平易近人的方法,深入淺出地將人生哲理向讀者們娓娓道來。
Email: sitinwings@outlook.com
FB Page: @薛穎言-哲思散文
IG: @swy_writer
Patreon: @薛穎言
- 目錄
- 《能者之包袱》
- 《女人之苦》
- 《超升境界之瞥見》
- 《隱性的動機》
- 《他知源於自知》
- 《認知本循疙瘩迂曲之路徑而終達人心》
- 《困乏我多情》
- 《比最差好一點的沒那麼差》上
- 《比最差好一點的沒那麼差》下
- 《值得慶幸的悔約》
- 《絕對的不絕對》
- 《不為你所愛的人,他做什麼都不對》
- 《模稜本非兩可》
- 《愛到是非不分》
- 《進取也無用》
- 《失眠有感》
- 《捱到五十歲》
- 《人有多少的倔強,便有多大的挫折》
- 《患所以立》
- 《吉杯》
- 《親密關係中的自由》
- 《清醒與沈溺之間》
- 《居心叵測》
- 《不如己者便什麼都不如》
- 《最昂貴是感受》
- 《垃圾關係》
- 《無疾而終》
- 《風中殘燭》
- 《黑色的木馬》
- 《懷疑不可盡為事實之根據》
- 《聖者將眾人二分》
- 《盤中若無大米……》
- 《好看的橘子是酸的》
- 《既成事實的始作俑者》
- 《命不由身》
- 《不求達到結果之動機》
- 《冷熱對峙》
- 《不完美的唯一》
- 《紊亂背後的秩序》
- 《求才若渴》
- 《基於自信之他信》
- 《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》
- 《爛蘋果》
- 《自發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》
- 《莫名的抑鬱》
- 《籠裡心》
- 《一刻的完美》
- 《愈怕失去,愈見失去》
- 《局不結於此時》
- 《舊事之新義》
- 《得來全不費工夫》上
- 《得來全不費工夫》下
- 《合理的要求》
- 《真實只佔現實的一小部分》
- 《富貴由天》
- 《非自發的選擇》
- 《緊握》
- 《只有一棵樹的森林》
- 《變化為時間流逝的最佳證據》
- 《雞肋般的追求》
- 《凡事皆有可能》
- 《一時無法肯定的暫置》
- 《無情便無理》
- 《誣陷瓦解於不辯》
- 《次念》
- 《穩定為變化之所依》
- 《從前不是現在》
《心哲精文》攤位分享會
- 講者:
- 薛穎言
- 時間:
- 2019年7月19日(五) 15:00 - 16:00
- 地點:
-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書展2019 紅出版攤位 1B-B26